青涩,回不去的夏天——《虹色旋律》

(剧透警告)

“我是何婉露,也是许雨微。这身处一个躯壳之中的两个灵魂,都曾被你拯救过。”

“让贪心的我,再享受一下你的温柔吧。”

《The Melody of Iris 虹色旋律》,21.2小时全GE通关。

综合评价为:一副慢热的骨架。

在写下这篇游评之前,我大概已经知道自己大致会写些什么了,不出意外会是通篇的批评。所以在写之前,先去看了看其他评论和作者的话,下决定要给出这个推荐后,才开始写游评——不仅因为我正站在2024年,用现人的眼光看近14年前开始创作的作品,仿佛在用硕果批评树干;还因为我所看的,仿佛是那个未来自己的过去,或者说现在这个甚至连创作的热情和勇气都要消失的煞笔大学生。

叠盾结束,开始评价。

为了解释所谓“慢热的骨架”,就把剧情拎到最前面分析吧。

所谓“慢热”,即是很多评论也已经提到过的节奏问题——我自己玩的时候,很多冗余的地方直接ctrl过去了。

跟兰若去看一场流星雨,把从家人到医生的报备全部列举了一遍。

跟林宁打场篮球,把战术全都列举了一遍。

写到林宁和兰若比赛篮球的焦点时,详细交代了“用转球的方式决定先后”……

这些内容既不能贡献观看的心流,又没有作为藏剧情线头的掩护,也没能成为对叙事环境的补充。

更为典型的是,真女主线中,直接让观众站在女主的视角把整条线从头看了一遍。用女主视角揭示女主认识苏晓、女主打出那个电话的谜题、女主在幕布后一边听不知情的男主告白一边哭是很好,但如此冗长的内容直接把惊喜感和情感体验全部冲淡了。

所谓“骨架”,其实是一个双面的评价。既是说剧情的结构良好,也是说剧情的描写不好。

飞机落地,男主有青梅兄妹,有青梅姐姐加老师;认识了画画的天才少女,心里想着那个背后的女孩——基调设定完成。兰若线,讲一以贯之的爱慕与一以贯之的亲情之间的混杂;惜月线,讲惺惺相惜的吸引和坚守承诺的误会;林宁线,讲前行、驱动、追赶以及利用和感情的暧昧;雨薇线,讲两个心知肚明者的第二次初遇。

骨架不落俗套,处处可发力。尤其是雨薇线,在女主视角看到背后的故事,让我一个《回忆忘却之匣》入坑,喜欢看情感背后的解谜而且认为青梅大于天降的人直接爽到。

然而,这具“骨架”亦有“骨质增生”之处——兰若的病情危急时候,输血的是一个不认识的大伯,前文毫无铺垫,后文告诉读者“这个大伯一眼就看出来女主要出事,准备给她输血”,非常莫名其妙。雨薇线里惜月的心结自动解开,原来是因为惜月早就是雨薇店里的常客,但前文三条线中,甚至连这个花店的存在都没有提及,不免机械降神。

而至于填充骨架的“血肉”,情绪爆发不足,叙述过于平面,而这些问题的原因,残念的不止上文所说的“冗余”一点。角色的行为只有目的性,只是把内心的情绪描述出来,而不是讲出来。“此时心中五味杂陈”,那男主看到了什么,听到了什么,做了什么?我看到的只有大段的心理描写。是的,很细腻,但更难共鸣了。

情感最重的雨薇线,男主分明没能确定对方就是过去的那个人,内心有怀疑却在行动上斩钉截铁;女主分明确定了对方就是那个人,表现上却没有一点拉扯。

全作的基调有一种“淡淡的恋爱”的味道,或者引用作者所说:“有哪个姑娘愿意亲身指导我一下什么叫爱情?秋梨膏。”我并不讨厌这点,雨薇线最后,两个人在月湖的清晨轻描淡写地捅破了那层窗户纸,是很戳我的审美的。但这份“淡”,与男主的内心纠结到休学了两年,又不能匹配在一起。

对剧情体验进行评价还有一个重点,也是对上文评价补完的一点,即是叙事环境。或许还要需要解释两次。

叙事环境的第一个解释,指观众欣赏这部作品所需要的文化背景。

设定在海滨小城,有高中,要高考(高考可以用计算器,妈的,沪爷!),人物取名很中国青年,但文句——好重的日式中文!诸如“为什么我不能在这里啊?而且你对我的称呼不是很失礼吗?”这样的句子频繁出现在关键桥段中,但同时又非常热心地描写了下楼丢垃圾、化学课教做肥皂这些更生活化的内容。

我掏出自己的校园经历,发现不能共鸣;掏出看番推gal形成的二次元叙事,还是不能共鸣;于是只能非常疲惫地一边推一边试图构建一个叙事环境。

叙事环境的第二个解释,指这部作品给观众描绘的的情感氛围。

大家都很幸福,或者说没有痛苦的实感——虽然主要角色里一个丧母、一个离婚、一个是孤儿,但剩下的所有父母、养父母都是百依百顺的好人,即便是“两成可能复明,八成可能醒不过来”的决定也最终会支持;不认识的高中生出现在花店里说“我要来你这儿打工”也会被同意;生活压力小到医生对病人说“你要不大学之后直接来我手下干活吧”……或许也就是作者说的,“不懂人世间的恶意为何物,欠缺了这一块的描写,导致故事缺乏善与恶的对比,就显得剧中描绘的‘善’用力很猛,而有些浮于表面。”

这种氛围也直接影响了角色塑造和矛盾的轻薄。例如玩家看到的沈轩只有为了承诺和宜清市呕心沥血的一面,是一个有一技之长、信守对亡妻承诺、甚至得了绝症的,完全的好男人,那惜月跟父亲闹了那么久的矛盾,难道是惜月任性吗?

在这种氛围下,每个角色本应有足够的空间去医治心理的毛病,故而显得那些心结只是一些小九九罢了,而不是需要逃离一座城市数年去逃避的心魔。这或许也是上文所述的“淡”的来源。

此外,还有一些小吐槽:

文本对未成年人抽烟喝酒真是完全不避讳——“也许是因为要开车,所以酒喝得很少吧”是不是不太好……

有些地方还是有叙述bug,比如盲眼的女主“到前厅一看,并没有客人在。”

男主直到最后才有管真女主叫“雨薇”的权利,但苏晓早就管女主叫“许雨微”了。放到现在,看ml仙人冲不冲就完事了。

下面评论配音——我很想说一些更直接的批评,但个人在配音这一块的口味的确比作画、音乐、演出的标准要刁钻很多,所以还是说“平平无奇”吧。

配音担当是出过森中人、朱雀橙这样优秀CV的月声配音社,这一作在2014年发布,2011年开始的录音工作,是绝区零女主、崩铁黑塔的CV一口井老师的商配处女作(大概?),也是小N的第一个正式的原创角色,但就表现效果而言,反而是其他两位萌百查不到的女主更优秀。

策划找一群CV,把文本发过去让他们自己录,接到音之后做进程序里。整体缺乏统筹,缺乏对戏,在最后的Staff中,也的确没有找到配音导演。配音成为了叙事上限的一个限制。或许有许多本可以传达出的感情,在未经统筹的配音下被埋了下去,不如让读者自己脑补。

但,2011年,国gal,谁能批评这种流程呢?如今这样看待它的配音,也只不过是背叛着自己的过去,十年前的我恐怕是能被单单音色征服的。再者,哪怕在2024年,我自己的第一次尝试也干了这种蠢事儿……只是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小丑罢了。

此外再闲聊一下演出、作画和音乐吧。

演出方面,音效和语音做进了一条轴,每次来电话都要听完铃声才能点鼠标继续,略有些不足。但它甚至有3D动画,甚至“手机掉地上”一个小情节都做了动画……该说是诚意满满了。虽然让我回忆起了小时候电视上的动画片质感,但这一定是我太年轻所犯下的错,毕竟就是那个时候的作品嘛。

作画,似乎最初的版本中就已经有了许多的差分,惜月有专门的摘耳机动作,光这一点也称得上诚意满满。

音乐的存在感比较弱,但意识到之后才发现其实融入的很好。主题曲的话……太上世代内味儿了,真是爷青回啊。

一边写,一边听着CV的感言,每个CV都有2014年和2018年两个版本。又能听见2014年的“括弧笑”,又能听见四年间的成长,在真实的人身上看到的故事,真正击中了自己那些怀旧的、复杂的心绪。原来那些回不去的夏天里,真的有这么美好的故事……但自己现在的夏天,能成为未来回不去的那个吗?越写,越觉得这些文字会变成回旋镖打在自己身上,也越觉得自己坐在现代的宝座上,用十余年的新事物心安理得地指责开拓者的心血,故而就到此为止吧。

希望自己有一天,也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。